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只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才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1、自己先懂得感恩
希腊著名的教育家伊索克拉底说: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孩子对待父母和长辈的态度直接受到自己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如果父母尊重孝敬长辈,老师得体的言行举止。
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孝顺、感恩的种子也会在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当成人给孩子做好榜样,给孩子满满的爱与尊重时,就会发现孩子会自然地回馈给你。
2、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让他们有回报的空间
当孩子想帮助家长做事的时候,家长总是说“不用你做,宝贝,快去玩吧”或是“有这时间快去练琴吧,妈妈自己来”。这样做了,这并不是对孩子好,拒绝了孩子此时对我们表达关心和爱意的情感。
而大多数家庭原本就有“爱在心口难开”的关怀,孩子就会渐渐失去主动表达爱的情意。爱是相互的,在爱与被爱中,孩子会渐渐长大学会责任,才能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理解、尊重别人对自己的好。
3、让孩子和你一起劳动
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得从小孩抓起,首先别让孩子的东西来得太容易。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家长的溺爱,造就成孩子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处处依赖别人。
孩子不知道东西来之不易,也不知道珍惜,更谈不上感恩回报生育养育自己的父母。父母面对孩子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绝对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并且要耐心地教育孩子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得先付出。
4、让孩子学会独立
学会独立的最大好处在于让孩子意识到,有些事是必须自己亲自去完成的,是自己应该做的,并且非做不可的。大人这时候要适当注意掌握度,不要总是什么都要挡在前面,替孩子去铺好路。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就要在孩子自己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去引导,效果是最佳的。
5、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
利用各种节日的机会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
还有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6、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和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因此要让孩子从细微处人手,从小事做起。为了让孩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从“谢谢、晚安”开始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待。若自己有能力,要懂得付出和服务,而当别人有恩于自己时,要懂得感恩。也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学会感激亲人给予他的一切,懂得感激在他成长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他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