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是风格不同。
盛唐以前,李白怀古伤时的最好诗句是“西风残照,汉家宫阙”;晚唐之后,杜牧触景伤情的最佳音韵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个是夕阳残照,一个是亡国之音。对现实讳莫如深的诗人,都喜欢怀古。李白感慨的是汉家宫阙都作了土,那么杜牧感慨的“亡国恨”究竟是亡了谁的国?唱的“后庭花”又是什么曲呢?
李白(701-762)和杜牧(803-853)分别是唐朝两位著名的诗人。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相差约百年,但他们的诗歌创作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创作风格和题材上有一定的区别:
1. 风格:李白的诗歌以豪迈、奔放、激情四溢而著称,他擅长五绝和七律,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表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而杜牧的诗歌则以俊爽、峭拔、豪迈而著称,语言简洁明快,风格清新俊逸。
2. 题材: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山水诗、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等,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由、理想、友情的歌颂。而杜牧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咏史抒怀、山水田园等方面,他的诗歌往往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反映出社会变迁、人生沧桑的感慨。
3. 影响力:李白在唐代诗坛享有盛名,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是唐诗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杜牧则在晚唐时期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也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都广为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