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于南方的环境适合竹子生长。而北方气候是比较干燥的,有的地区有时一年都不下几场雨,这样水分就很少。但竹子对水分的需求却很高,这样很多品种在北方就难以生存下去。
第二个是温度的原因。最适合竹子生长的温度是12到22度之间,而我国的北方四季温度变化非常大,一直保持在12到22度之间是不可能的。
北方除了天气干燥、寒冷外,降水量也很低。而竹子对降水量的需求是在1千到2千毫米之间。
以上两点就是竹子在北方长不粗的原因。
北方地区温太低,不适宜多数竹子的生长。有的竹子到北方后,竹笋在冬天就冻死了。竹子长不粗主要因为它没有形成层,通常树木在树皮与木质部之间,会有一个薄层,它是分裂能力相当强的细胞,这层细胞就叫做形成层。
春夏季节,气候温暖,正是形成层细胞最活跃的时候,细胞层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并且可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如此,树干就这样增粗起来了。
但是竹子的茎中没有形成层,它是靠扩大细胞来增粗的。所以,竹子出土以后还能长粗一点,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后(细胞老化),就再也长不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