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一,诗词原文
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二,诗词译文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绕着寺旁那弯弯的小径,探寻着绚丽多姿的野山花。
百灵声声脆,婉转歌唱。泉水咚咚响,脉脉流淌。
三,作品简介
《遗爱寺》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即是在江州任上,于元和十二年游览遗爱寺有感而作。
五,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北),官居太子少傅,世称白傅、白文公,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