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列出谣言的九大特征,可以自己诊断“你是否被忽悠了”。
第一、 谣言多为耸人听闻,一看让人情绪激动。一旦你看到这样的信息,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就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这是真的吗?”
第二、 谣言多会引起大众的鼓噪和情绪失控。当很多人义愤填膺、抨击、鞭挞、谩骂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想方设法搞清真相,看是不是背后有人在阴谋捣乱。
第三、 谣言多喜欢用数字“一”、“三”以及很大的整数,当看到这些数字时,就要警觉,这很 可能是谣言。
第四、 谣言常使用一些不确定的词语,诸如“据说”、“根据可靠的来源”、“可能”、“也许”,对自己消息的来源含糊其辞,不能提供第一手的证据。
第五、 谣言往往有“独家发布”的特点,就是只有一个来源。所以确认谣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看看各个大的传媒是否有独立的报道,如果不见其他媒体报道,就很可能是谣言。
第六、 谣言往往有自身的矛盾,一旦发言内容不合情理,前后相互矛盾,就很可能是假信息。
第七、 造谣者往往首先把自己撇清,把信息来源指向不确定的第三方,常用些“信不信由你”的词语,就是说“你相信了,后果自负”。
第八、 造谣者的身份与内容不符。比如,秦火火就是社会上的普通人员,他怎么会首先获得国家赔偿外籍遇难者的数额的消息?
第九、 造谣往往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如果耸人听闻的消息总是来自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是有意造假者
1
套用公文样式 伪装权威来源
经常使用“中央发话了”“央视都播了”“国家最高机密”……等标题吸引关注。
甄别办法:
登录政府部门官方网站检索文件;
致电发文机关进行询问,根据文号在网上查询真伪;
核对发文机关标识、文件红头格式、政府公章、印发日期等。
2
捏造夸大实事 引发群众恐慌
非权威来源的信息通常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眼球,大量使用“震惊!”“惊爆!”“出大事了!!!”……等偏激词,乱堆感叹号。
甄别办法:
考察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图像是否真实;
以官方统一发布消息为准;
通过“两微一端”向政府部门求证。
3
“伪科学”盛行 夸大危害或功效
健康类谣言通常使用“致癌”“致命”“有毒”“一招见效”“只要7天”……等标题。一方面是盲目夸大某类物质的危害;另一方面则是宣称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就能在短期内治愈慢性病或疑难杂症,通过取巧的方式诱导转发。
甄别办法:
文章末尾是否列出参考文献,来源是否为专业期刊;
作者是否有相关领域的教育、从业背景;
若文中出现和实际生活经验相差甚多的说法,可到专业网站查询。
4
“煲鸡汤” 煽情骗转发
“为了你的家人,请一定要看”“含着泪看完”“感动中国14亿人口”……此类谣言喜欢用老人和小孩作为诱饵,通过诉诸亲情、诱导大家以爱心之名传播谣言,看到此类标题一定要提高警惕。
甄别办法:
鸡汤文章大都“只讲感情,不讲逻辑,思想偏激”,甚至企图用一句话总结人生哲理,一个故事概括整个人生。我们要有自己清醒的判断,保持独立的思维。
5
旧贴重播 敦促阅读和转发
经常有网民发帖“速看,马上删”“警惕,紧急通知”“已经出事,都在转”……此类标题是发帖者恶意编造赚取关注的惯用伎俩。事实上,此类文章并不是作者删掉的,而是被网友举报后被判定为不实信息而被删除的。
甄别办法:
查询此类事件是否有多个版本;
是否有正规媒体报道与警方通报;
文中是否有明显逻辑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