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汉语词典是《尔雅》,成书的上限不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把字分类并作出解释,儒家学者把《尔雅》归类为训诂。
后来,大约在公元30年-124年,汉朝许慎编写《说文解字》,创立了六书理论,制定了中文字部首的基础。
字典起源于二千多年前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
最早的汉语词典是《尔雅》,成书的上限不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把字分类并作出解释,儒家学者把《尔雅》归类为训诂。
后来,大约在公元30年-124年,汉朝许慎编写《说文解字》,创立了六书理论,制定了中文字部首的基础。
字典起源于二千多年前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