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之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用来形容人才思敏捷。其主人公是曹植,他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一母同胞的弟弟。曹丕即位后,曾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要将他处死。曹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七步诗》,因此得以幸免。后人就用"七步之才"来形容曹植才思敏捷。
七步之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用来形容人才思敏捷。其主人公是曹植,他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一母同胞的弟弟。曹丕即位后,曾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要将他处死。曹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七步诗》,因此得以幸免。后人就用"七步之才"来形容曹植才思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