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受过膑刑,所以叫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和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出生于阿、鄄之间,孙武的后代。他曾与庞涓为同窗,同为鬼谷子弟子,被庞涓嫉妒而受膑刑;后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孙膑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孙膑受了膑刑(去膝盖骨的一种刑法)。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同门受业,庞涓做了将军,并没有忘记孙膑。孙膑当时在齐国,齐国又强于魏国。庞涓怕孙膑被齐国重用后与自己为敌,便处心积虑地要去掉这个眼中钉。
庞涓经过周密策划,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请孙膑到魏国做客。孙膑如约前往,庞涓却说孙膑来迟,怠慢了魏王,私自将孙膑处以膑刑,即剔除膝盖骨,使其不能行走。
孙膑的原名史书未载,这次受刑后才改名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