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已经无从考据,只有后来汇编的《笑林广记》中收录了一个以刘海砍樵命名的段子,其中刘海砍樵的故事则是流传于民间的口述传说,其原文已不可考。
相传古时候,在湖南省常德市的武陵区,这里有一眼丝瓜井,井旁住着刘海和他的母亲。
刘海小时候,父亲因病早逝,刘母与丈夫恩爱情深,因思念丈夫,日夜流泪哭泣。不多久,一双眼睛就哭瞎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海从小就孝顺乖巧,十分心疼瞎眼的母亲,他用小小的身体承担起家里的活计。
那时候,家里没田没地,父亲又不在人世了,养活母亲只能靠小刘海。
刘海思来想去,不由眼睛一亮,咱家不是靠近大高山和小高山么,山上多的是杂木树林,我何不砍柴卖了钱维持生活。
想到此,小小的刘海异常开心,第二天就拿起祖传的斧头,抓起扁担绳子,上山去砍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刘海慢慢长大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刘海的孝顺和勤劳,一说到他,乡亲们无不伸出大拇指。
可称赞归称赞,却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嫁给他。
谁都知道刘海家穷得叮当响,还有个瞎眼母亲。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姑娘,推到这苦日子里来。
刘母焦急万分,刘海却安慰母亲说:“那些女子我还看不上哩,等过些时候,我一定娶个年轻漂亮的女子给您做儿媳妇。”
刘母只觉是儿子宽慰她,也没将他的话放心上。
谁知,不多久,刘海还真的给母亲带回来一个漂亮的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