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汉历、老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相传始于夏朝,完善于周朝,定于秦朝,沿用至今。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所以说,农历和公历的计算方式是不一样的,农历一年是354天或者355天,具体天数和闰月有关。
农历1年不闰年不闰月353天,不闰年闰月是354天+29天:38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