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名记》是明代冯梦龙创作的一部评论小说,也被称为《警世通言》中的一篇。它以泰山为背景,通过讲述一系列故事来表达作者的社会观点和道德观念。《泰山名记》中包含了十个故事,主要探讨了人性的善恶、报应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等主题。
这些故事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如孝顺父母、勤劳致富、忠诚正直等等。通过这些故事,冯梦龙展示了各种人物的品德和行为,并以此批判了那些道德败坏、作恶多端的人。他通过揭示人们的善恶行为和对应的报应,试图教育读者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善良的品行。
《泰山名记》以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深入思考人性与道德的内容而广受欢迎。它被视为中国古代评论小说的经典之作,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纪泰山铭》、亦称《东岳封禅碑》、《泰山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九月,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撰书的铭文。这是中国古代祭天传统中,皇帝向上天述职,检讨自警,发誓要体现和遵行“天则”。《纪泰山铭》是唐玄宗到泰山封禅时的遗迹,全文连题目整整1000字,其中最后两句:“道在观政,名非从欲”,是很有气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