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充满了独特的地方特色。过春节对于温州人的意义,就如同圣诞节对于西方人的意义一样。
在温州,春节期间有舞龙的习俗。十余人手擎彩龙,至庙宇和大户门前舞龙,主家会以红包、年糕、糖果等方式酬谢。另外,还有一种白龙,由10多个小青年擎着,一般都到庙宇住宿,设香炉、锣鼓,由唱书先生唱故事或颂词。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人在除夕晚上会在家中的各个角落放置点燃的红烛,如水缸边、谷仓等地方。此外,他们也有“一购二晒三还冬,四掸五贴六燂红。七打八挂九照岁,合家团聚迎新春”的过年筹备活动。其中,“一购”指的是当家人要提早谋划购置过年用的物品;“二晒”是充分利用天寒多风的时光晾晒食品;“三还冬”则是人们在过年时要兑现许下的心愿。
在正月初一开始,就有闹龙灯的习俗。温州市百工之乡,各个地区的龙灯都不太一样。人们喜欢把龙的两头扎起来尖尖的像艘船一样,一些地区也把龙灯称为龙船。此外,温州人在大年三十晚上还会点岁灯,因为人们觉得瘟神喜欢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只要家里角落都点上岁灯就能把瘟神赶到大马路上,龙灯再来把他送走。
到了正月初一,温州人有拜年的习俗。以前有句“初一拜殿门,初二拜丈人”,拜殿门就是要去各个寺庙上香,拜丈人就是姑爷拜丈人。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反映了温州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