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馓是一种传统的汉族小吃,尤其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常见。它是一种油炸食品,口感松脆,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以下是炸油馓的基本做法:
**材料**:
- 中筋面粉:500克
- 小苏打:2克
- 温水:适量
- 食用油:适量(用于炸制)
**制作步骤**:
1. 将面粉和小苏打放入盆中混合均匀。
2. 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揉,直至面团光滑,不粘手为止。面团要揉得稍微软一些。
3. 将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醒发大约30分钟。
4. 醒好的面团再次揉匀,分成若干小剂子,每个剂子搓成长条形。
5. 取两根长条的面团,头部捏紧,然后两根面条交错盘绕,形成类似麻花的形状。
6. 将盘绕好的面条放置一边,覆盖保鲜膜防止表面干燥。
7. 锅中倒入足量的食用油,烧至五成热左右(约150℃-170℃)。
8. 将盘好的面条慢慢放入油中,用筷子轻轻翻动以防粘连,炸至金黄色,表面蓬松酥脆即可捞出。
9. 捞出后放在厨纸上吸去多余的油分。
炸油馓的关键在于控制好油温,不宜过高,以免外焦里生。另外,面团的发酵时间和面条的盘绕方式也会影响最终的口感。炸好的油馓应该呈现金黄色,口感松脆,是很好的茶点或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