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这个成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提出者。它包含了两个成语:“革故鼎新”和“与时俱进”。
“革故鼎新”这个成语源自《易经》。《易经》是一部古老的中国哲学经典,其中提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摒弃旧的事物,接受新的事物。因此,“革故鼎新”的意思是破旧立新、除旧布新。
“与时俱进”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其中提到:“子产曰:‘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这里,子产所说的“务知大者远者”,意思是追求长远和大局;而“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则是指只关注眼前的琐事。因此,“与时俱进”意味着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方法等。
这两个成语在现代社会经常被一起使用,强调要不断创新、更新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出自《周易》,虽是几千年之前古人的论断,但这种追求时尚,激励人们不断创新的思想,仍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