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蚕茧在开水中煮烫,取出后用刷子刷去茧上的杂质和浆液;其次,将多个蚕茧纺织成蚕丝线;最后,将蚕丝线穿在织布机上,通过交织和织边,将蚕丝编织成布料。
这个过程对于丝绸而言也适用。
蚕丝是由蚕茧中取出来的,蚕茧是由蚕宝宝(蚕蛹)经过一个月左右驱去空气、油、水分而制成。
而且,在蚕丝织布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式、颜色和纹样进行设计,因此丝绸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第一步:缫丝。我国原始的缫丝办法是将蚕茧浸泡在人水中加热,再用木棍进行搅拌,再将煮好后的蚕茧中的蚕蛹取出,用手抽丝,将其卷在丝筐之上,便成了织绸的原料,而丝筐是抽丝的重要道具,一颗蚕茧可抽出约一千米的蚕丝,几根合并为生丝。在缫丝过程中,如果蚕蛹还活着,就会影响丝绸的质量。
第二步:织造。生丝经过加工之后被分成经线和纬线,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交成丝织品,值得注意的是生织和熟织的差别,生丝是指经线和纬线都不经过染炼便织成的坯绸,织成后再进行染色,耗时较少,而熟织是实现将经线和纬线染好色之后再进行织作,成品后不需要再染色。
第三步:染整。这一步相对复杂,包括精炼、漂白、染色、印花和整理等等,不得不说的是现代的工艺与古代差别不大,但古代是纯手工,现代多被机器所代替,但始终传承的是古代的工艺,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丝绸的制作听起来很复杂,但我国民间仍有传承古老丝绸手工制作的方法,尽管有些叫法不同,结果却是大同小异。现在的工艺虽然用机器大大地减少了人工,但是步骤仍然是和古代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