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碧螺春茶叶在冲泡之后其叶底是偏黄色的,那么碧螺春叶底变黄是怎么了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加工的时候不小心焖黄了;二是其原料过嫩,其中的叶绿素比较少,所以色泽偏黄。
碧螺春叶底变黄是怎么了
一、碧螺春和黄茶的加工工艺
碧螺春的加工工艺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
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碧螺春茶叶制作要求很高,早春时期,茶芽初发,芽尖部分,即“一旗一枪”不超过2厘米时采摘下来,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等一系列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