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50亿年前,现在推测宇宙大爆炸的时间,是根据人类所能观测到最远的星系为依据的,最远的星系大约有150亿光年,所以150亿年就成为现在的推测时间;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究宇宙大爆炸的真实时间,在未来,宇宙大爆炸的时间会更新。
爆炸开始时150-200亿年前,极小体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大爆炸后10-43秒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大爆炸后10-35秒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弱力和引力。大爆炸后10-5秒10万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大爆炸后0.01秒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大爆炸后0.1秒后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大爆炸后1秒后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大爆炸后13.8秒后30亿度,氘、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大爆炸后35分钟后3亿度,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大爆炸后30万年后3000度,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