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辨别不同材料的杯子用哪四种方法(杯子一般选什么材质比较好)

辨别不同材料的杯子用哪四种方法(杯子一般选什么材质比较好)

更新时间:2025-08-01 05:16:07

辨别不同材料的杯子用哪四种方法

1、真空是否保温

在保温杯内装入开水,拧紧杯盖,搁置2-3分钟后用手触摸杯体外表面,若杯身有明显的温热现象,尤其是杯体下部发热,说明产品已失去真空度,不能达到阻止热量传递而保温的效果,真空保温的杯子下部应该是凉的。很多朋友用耳朵听是否有滋滋声来确定其保温性能,这个办法是不科学的,一般耳朵是没办法听出是否真空的。

2、杯体是否漏水

(1)在杯内加水后,拧紧杯盖,将杯子平放在桌面上,正常应该无水渗出。

(2)装满一杯水倒置四、五分钟,或用力甩几下也可验证是否漏水。

3、材质是否安全

(1)塑料材质:一般保温杯杯盖会是塑料材质,正规的保温杯会用食品级的塑料,这种塑料气味小、表面光亮、无毛刺、使用寿命长不易老化;而普通塑料则气味大、色泽灰暗、毛刺多、塑料易老化容易断裂。这种塑料不但会影响使用寿命,还会影响饮水卫生。  

4、容量是否标准

内胆的深度与外壳的高度应该基本一致,一般相差16-18mm是属于正常范围。国内有部分保温杯厂家为了偷工减料,弥补材料缺失的重量,在杯中添加沙子、水泥块。保温杯并不是重的就是好的,购买时需要谨慎挑选。

一、材质要纯净:玻璃材质不纯,玻璃饮具上便会有纹、有泡或有砂.

“纹”,指玻璃体表面出现条纹.粗纹手摸能感觉到,细纹要对着光才能看出.

“泡”,指玻璃体内因包裹空气而形成的小空洞,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料泡和操作泡两种.料泡居于玻璃体内比较深的地方,从外面看去像小圆圈.操作泡比较外露,有的如鱼眼凸起,轻轻一戳就会穿洞;有的像水果上的小疤也很容易层层剥落.

“砂”,指嵌在玻璃体内没有溶化的白色粒状的硅砂,也泛指其他颗粒状杂质.当砂嵌在比较厚的底部或在拉丝套色的掩盖下时,是比较难发现的.由于砂与玻璃的组成不同,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稍有碰撞就与玻璃体脱开,造成玻璃开裂;有时虽然没有碰撞,但因为温度变化,砂也会与玻璃体脱开,引起玻璃自动炸裂.

二、厚度要一致:即饮具各部位玻璃材料的分布要匀称.挑选时,将饮具对光观察,如果各处光感一致,浑然一体,则说明厚度一致;如果各处明暗差别太大,则说明厚度不一致.如杯子的肩部过薄,一般是不容易发现的,但对光观察,就会发现过薄的地方过于透亮.不同用途的饮具对厚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茶具宜薄些,而酒具、冷饮具就可以稍厚些.一般饮具的底部应该稍厚些,但过厚则传热慢,遇热容易开裂;四壁应该比底部稍薄,但过薄则强度太低,不结实.挑选时,从外侧面看去,底部应该呈水平,而不能是斜坡或锅底状;用手指轻弹四壁,应该发出悦耳的声音.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