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拿破仑
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叔叔问拿破仑,将来长大想要做什么?拿破仑在听叔叔这样问他之后,马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心中构想已久的伟大抱负。
小拿破仑从他立志从军开始,一直说到想带领法国的雄兵,席卷整个欧洲,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大帝国的皇帝。最终,拿破仑也成为了真正的法国皇帝。
3、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但是在他心中,一直蕴藏着对音乐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3、牛顿
英国科学家牛顿,是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他7岁时就立定志向要成为打开自然之谜的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都认真观察,到了10岁就能观测天象和探索天体物理规律。
16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4、周恩来
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周总理也确实做到了为了新中国而奉献一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凿壁借光:说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立志发奋的故亊,原来匡衡少年时家境贫穷,但他有理想,于是发奋读书,晚上自家没灯,便凿开墙壁让邻居家的灯光穿透过来,借着灯光学习,终成大家。
闻鸡起舞:东晋军事家祖逖立志在纷乱的军阀混战的社会中有所作为,于是每天鸡一打鸣就起床练习武艺,数年来从未间断。后来成了军事家。
一代伟人毛主席年少外出求学,曾改写诗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寄给他父亲,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某天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升官发财,有的说继承家产,当问到周恩来时,周总理课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是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