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洗净的羊肝、肺、头及骨架,一同下冷水锅,快开锅时把浮沫撇净,并及时加一次冷水,再撇净浮沫,锅开40分钟后,将先熟的羊肝捞出,剩下的下水、骨架、肉等煮熟捞出,将羊骨头上的肉撕下,把初次熬的汤倒出。
2. 去肉的羊骨架、头骨洗净砸碎,再放入锅内用大火滚熬,将羊的骨髓、大脑全部熬入汤内,待汤呈乳白色有凝糊时为宜。二次汤和一次汤不可搅混。
3. 杀羊时的鲜血加冷水1倍并放适量精盐搅匀,等血凝结后用尖刀割成方块,放入热水中,用勺子慢慢搅,以防粘锅,把血浸透后,切成2厘米长的小方条,放入冷水中。
4. 羊油炸好,用温火化开(不宜用大火),倒入曲沃望绛村产的辣椒粉,制成羊油辣子备用。
5. 选用待绿的大葱上节,切成细段,将煮熟的羊肉、下水切成薄片混合起来。
6. 熬好的一、二次羊汤各半混合,将切好的羊下水、羊肉、羊血条对入羊汤锅内,当汤将沸时,放入羊油辣子、葱段、精盐即成。
羊杂割汤是一道以羊杂为主料,加入姜、葱、料酒等调味料煮制而成的传统汉族美食之一。做法如下:
1.将购买的羊杂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备用;
2.姜和葱切成小碎片备用;
3.将锅中加入少量油,倒入羊肉煸炒至变色;
4.加入姜、葱煸炒后加水,加入料酒煮沸;
5.放入羊肉和羊杂继续煮,随后加入胡椒粉和盐调味,最后加入花椒,煮至汤汁变浓后即可出锅。这道汤汁浓醇,口感鲜美,适合冬季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