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三毛爱上了77岁的王洛宾。她谁也没说,直奔新疆,风尘仆仆地敲开了后者家门。而此时的王洛宾,从未见过三毛。他们相爱了,然而3周后,三毛就不得不离开了。
事情发生在1990年4月。
三毛来找王洛宾,是因为她阅读了《王洛宾老人的故事》,便强烈地想要见他一面。
她一直很浪漫,便谁也没说,直奔新疆,然后敲响了77岁王洛宾家的门。
初次见面,她给王洛宾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橄榄树》,然后便回了自己的故乡台湾。
第一次的见面,给王洛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开始通信,而在信中,三毛如火般的浪漫让王洛宾受宠若惊,但此后便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他委婉拒绝:“我是一把萧伯纳用过的旧雨伞,只能当作拐杖了。”
年纪是横亘在两人面前,最大的鸿沟。但是三毛不在乎,她决定再去新疆,只是,这一次的见面,彻底打碎了三毛的梦。
三毛一度住进了王洛宾的家里,她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只在乎王洛宾心中到底有没有自己。可王洛宾似乎思虑很重,从不敢单独和三毛见面,每次见面都会叫一两个人作陪,仿佛有了证人,便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当三毛敲开王洛宾的家门,看见满屋子的聚光灯,感受到的是深深的伤害。
她说:“我去他家,一屋子媒体人和当地干部,我有被耍的感觉。我原本只是想和他单独聊聊的。”
王洛宾拒绝三毛住进自己家,她便找了一家旅馆居住。有一次,王洛宾主动提出去宾馆找她,三毛很惊喜,可打开门却看到王洛宾带着两个女学生。她当场发飙,把他们都赶了回去。
三周后,三毛选择离开。四个月后,三毛自缢身亡。生命的最后,她还给王洛宾写了一封绝笔信。
对于三毛自缢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但生命的最后,她还提笔给王洛宾写了一封信,可见这个人在她心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三毛一直是浪漫的,她可以接受凄苦的环境,可以接受穷困的生活,唯独不能接受灵魂的空虚。
她勇敢奔赴新疆,是为了寻找一份可以将她灵魂安放的感情,只是,对方似乎并不想成为她的依靠。
王小波说,人生在世,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我只求它货真价实。三毛活得太热烈,她的快乐和痛苦都是真实的,所以她的人生也注定无悔。
但我还是忍不住心疼她,心疼她的感情,心疼她的际遇,心疼她在人世间的所有挣扎。她注定是个传奇,我却很难说她过得幸福。
或许,真的应了毕淑敏的那句话:有些东西,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
因为她没有得到王洛宾热情地回应,感到非常失望,所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