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见于《左传》,相传是周幽王在位时,有一天突然问他的两个大臣:“你们明天谁来当国君?”这两个大臣分别推荐了对方自己的优点,周幽王听后便想到了一个道理,就是“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这个典故主要强调在特定情况下,应该把每个人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长处,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个典故也赢得了许多学者的赞誉,如战国时期的墨子,他认为各司其职的精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可以使整个社会“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在孟子看来,各司其职是行政职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现代社会中,各司其职的精神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工作分配、人才选拔等方面,成为协调团队、发挥个人优势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总的来说,“各司其职”是一种注重合理分工、发挥个人特长、实现共同目标的管理理念,是处理人际关系和协同工作的重要思想。
1.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完整的文言文
各司其职,释义是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做好所承担的工作。
出自《韩非子·扬权》中有一句: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白话译文:让公鸡守夜会按时打鸣,请狸猫看管老鼠,都是发挥各自的才能,这样就会安然无事了。
明冯梦龙第八十四回: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