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了凡四训三心是什么

了凡四训三心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9-16 01:51:39

了凡四训三心是什么

《了凡四训》中说:要发“三心”。

首先,要发耻心。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意思是,耻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接着孟子又说道:“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意思是,人只有知耻才能成为圣贤,不知羞耻则如同禽兽一般。

知耻是做人根本,是改过的前提。

其次,要发畏心。

举头三尺有神明,心存敬畏才能做到真正的“慎独”,才能尽量避免犯错,才能在犯错之后认错、改错。

“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

心存敬畏,是改过的动力,是遵纪守法的自觉约束。

第三,要发勇心。

《了凡四训》言:“人不改过,多是因为因循退缩”。改过须发勇心。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赵国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多次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不予理睬。后来廉颇认识到自己的狭隘,撇下面子发勇心改过,只身“负荆请罪”,传为一段佳话。勇于改过,心存敬畏。这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心灵“药方”。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