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跑,是一种多次高强度练习、并对间歇时间严格控制、使机体在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反复训练的方法,是中长跑运动员提高速度耐力(无氧能力)和专项能力的重要手段。
间歇跑的形式
常见的间歇跑形式例如1000米x10次,(2000米快+2000米慢)x5次(连续完成)变速跑,有氧+间歇组合形式(比如10公里+400米x5次),以及法特莱克跑(根据地形和身体状态进行加减速)等等。
1、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的跑量是1000米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至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至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
2、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1000米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至12个200米跑, 6至8个300米跑,或者5至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
3、呼吸方法的掌握
中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长跑途中,为了加大肺通气量,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 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二、两点注意
1、1000米跑的训练一定要因人而异,因各人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不一样,千万不可盲目搬用他人的训练方法;同时,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2、1000米跑的训练,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意志品质的锻炼,一定要培养自我坚强的意志品质,敢于吃苦,勇于突破,不断超越自我。训练或比赛时一定要坚强,不断鼓励自己,坚持到底,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