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断绝。
“绝弦”这个典故出自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
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爱的琴摔碎,把琴弦挑断,终生不再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