蕰藻 汉语词语
读音为:yùn/wēnzǎo
释义为: 一种水草的名字。或是聚集的水草。
出自于《文选·左思》。
详见《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课鲁迅的《社戏》中P94注释⑤为蕴(wēn)藻,水草。亦作蕰藻,此为教科书中解释。
藻的读音是wēn zǎo。
蕰[wēn]汉语文字
蕰,汉语三级字,读作蕰(wēn),笔画:15,释义;古同“蕴”,聚积。
康熙字典《唐韵》乌浑切,音温。水草。《左传·隐三年》蘋蘩薀藻之菜。又纡粉切,音恽。《左传·隐六年》芟夷薀崇之,绝其本根。《注》薀,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