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容声冰箱396升4门(容声冰箱四门513升价格)

容声冰箱396升4门(容声冰箱四门513升价格)

更新时间:2022-03-08 21:26:33

文/秋实,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评论家,微信公众号ceo396

来源:百度百家

回顾过去30年以来,中国家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可谓是波澜壮阔的30年!中国家电的30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30年。我们相信,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指引下,以海尔系、美的系、格力系、海信科龙系、长虹美菱系、TCL系等六大家电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家电军团必将带领中国家电产业在世界舞台上实现新的更大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家电30年回顾:从技术、设备引进到家电制造

回顾中国家电30年曲折的发展历史,秋实评论认为,中国家电的30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30年。30年以来,我国家电产业在以海尔张瑞敏、长虹倪瑞峰、美菱张巨声、荣事达陈荣珍、格力朱江洪、美的何享健、扬子宣中光、长岭王大中、方太茅理翔、格兰仕梁庆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家电第一代创业者,他们励精图治,艰苦探索,为中国家电产业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勋!同时,在他们的精心培育、培养下,中国家电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优秀企业家,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民族家电品牌。

30年来,我国家电人从一开始的技术、设备引进到自主研发、生产制造、品牌创立、渠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大国,年产销规模突破1.5万亿。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回顾中国家电三十年来的辉煌历程。

一、国产家电启蒙阶段(1975-1985)

1985年以前,我国仍处在计划经济后期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敏感时期,我国家电虽然有地方性小厂开始涉足家电领域,但因人才、技术、设备、管理、产业链等都处在启蒙阶段,未形成产业规模,尚未形成气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整家电产业。

我们说,中国家电30年,主要是以1985年前后为标志而言的。1985年以前,中国家电产销规模非常小、产品单一、技术匮乏。以冰箱为例,1980年我国的电冰箱产量仅仅有4万台。彩电、洗衣机、空调、音响、收录机等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因此,我们认为,1985年以前我国家电产业尚处于国产家电的启蒙阶段。

二、第一个十年(1985-1995):技术引进,“阿里斯顿”现象成开端

应该准确一点说,中国家电的开元之年应该是1985年。在1984、1985年间,我国先后从意大利默洛尼公司引进九条阿里斯顿冰箱生产线,以美菱、长岭、伯乐、远东、五洲、华意、长风、中意、北冰洋等构成“阿里斯顿九兄弟”,这一年,中国冰箱产销量暴涨到150万台。“阿里斯顿”现象随成为中国家电历史性开端的标志符号。

另外一件标志性事件就是, 1984年10月23日,青岛电冰箱总厂和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约引进当时亚洲第一条四星级电冰箱生产线,琴岛利勃海尔随之诞生。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1991年,企业名称改为“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 1993年,正式将品牌和集团名称更名为“海尔”,海尔于此诞生。

1985年,影响业界的“砸冰箱事件”一举奠定了海尔坚持走品质之路。当时,张瑞敏从消费者的信中发现了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砸冰箱”事件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

至此,中国冰箱产业初具雏形。

在彩电方面,1993年前后, TCL李东生、创维黄宏生、康佳陈伟荣三人被媒体誉为“华南三杰”,他们为中国彩电行业30年发展奠定了历史性丰碑!

在空调方面,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于1980年开始制造风扇,进入家电行业,1985年涉足空调领域;格力电器创始人朱江洪1988年就任海利空调器厂厂长,并于1992年创立格力电器。志高空调创始人李兴浩1989年创建广东兴隆制冷工程维修中心,1994年创办志高空调。

在厨电方面,“方老帅”引领浙江家电走向全国,开创了中国厨电发展之先河。1985年,时年45岁的茅理翔创办慈溪无线电厂, 1995年二次创业和儿子茅忠群创办方太厨具。1992年,格兰仕梁庆德带着让中国品牌在微波炉行业扬眉吐气、让微波炉进入中国百姓家庭的雄心壮志,格兰仕大胆闯入家电业。2000年9月,格兰仕携20亿进军空调制冷业。

在军转民方面,四川长虹、宝鸡长岭、甘肃长风、宝成电子、黄河电器均为老牌军工企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启动军转民计划,长虹、长岭、长风、宝成、黄河等军工企业纷纷加入到家电领域,长虹彩电、长岭冰箱、长风冰箱、宝花空调、黄河彩电耀然于世,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最畅销品牌。

在品牌创建方面,诞生了像海尔、长虹、美菱、创维、TCL、康佳、海信、小天鹅、荣事达、容声、新飞、长岭、双鹿、上菱、澳柯玛、春兰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品牌,“海尔兄弟”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全心全意小天鹅”“长岭冰箱,大树底下好乘凉”“小鸭,小鸭,顶呱呱”等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语,至今也妇孺皆知。一大批国产家电品牌异军突起。

我们从上述历史事件可以看出,中国家电产业元年确立为1985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当时中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中后期,商品短缺,市场特征为买方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促使了家电产业项目纷纷上马。同时,通过技术、设备引进开始,中国家电第一个十年为中国家电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二个十年(1995-2005):消化吸收,民族品牌与外资品牌分享天下

进入1995以后,我国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市场表现为卖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短缺局面有所缓解。中国家电产业主要以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相结合,以海尔、美的、格力、长虹、美菱、创维、海信、科龙、TCL、康佳、新飞、长岭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与以三星、西门子、松下、索尼、东芝、LG、夏普、伊莱克斯、博世“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相博弈,争夺市场。纵观第二个十年,基本呈现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分享天下的局面。其中,前半段外资品牌占据优势,后半段国产品牌异军突起,截止2005年,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相抗衡的局面初露端倪。

四、第三个十年(2005—2015):兼并重组,产能扩张,家电下乡,“六大家电企业集团”形成

风雨欲来风满楼。进入2005年以后,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现,行业竞争加剧,行业迎来兼并重组、产能扩张、家电下乡等重大历史事件。

原本在计划经济时代具有突出优势的一些国有企业因体质、机制等原因显得不适应市场发展的步伐,优胜劣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一些老牌国营家电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被异军突起的民营企业所挤占,市场份额日益锐减的国有家电品牌纷纷遇到市场危机。

兼并潮汹涌而来,行业现十年动荡。2001-2005年,长达四五年的时间,中国家电市场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兼并潮。“南有顾雏军,北有严晓群”。以顾雏军为代表格林柯尔系开启了兼并重组战略,企图打造属于自己的家电王国。2001年10月收购科龙电器;2002年江西齐洛瓦、吉林吉诺尔、上海上菱电器、上海阿里斯顿;2003年5月,顾雏军又通过顺德格林柯尔收购了美菱电器,成为美菱电器最大的股东。2003年7月,格林柯尔旗下的科龙与杭州西冷集团签署协议,收购西冷70%的股权。2004年8月,扬州格林柯尔购得河南冰熊集团旗下的冷藏汽车制造及生产设备等。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被市场誉为资本运作高手的南京斯威特集团董事长严晓群,开启了自己创造的“国际合作、行业整合与资本运作”三联动的模式,开展“造系运动”。于2002年起,先后收购中纺机、小天鹅、陕长岭、山东小鸭等多家上市公司。

就在上述兼并重组搞的如火如荼之际,2004年,美的先后兼并华凌、合肥荣事达;2007年,美的又将小天鹅从南京斯威特接手; 2005年11月,四川长虹又将美菱电器从格林柯尔手中揽入怀中;同于2004年,新加坡丰隆亚洲兼并河南新飞,等等一大批优秀企业纷纷被兼并潮搞得晕头转向,市场一度出现动荡。

时隔十年,2014年,荣事达再度回到合肥三洋怀里,不过,荣事达命运不济。于2014年美国惠而浦全盘接手合肥三洋,荣事达又变成了惠而浦旗下一子品牌。同样的命运,科龙容声于2013年初又被海信集团纳入旗下。

这一场长达十年的行业兼并重组终于搞一段落。

美国金融危机,全球动荡,家电下乡出炉。2007年底到2008年初,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全球。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家电下乡政策,这一政策从2007年12月1日起,四省一市试点开始,一直持续到2013年3月1日,长达五年多时间,家电下乡成为中国家电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被载入史册。与家电下乡配套的还有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惠民政策。

由于家电下乡政策刺激长达五年,对农村家电消费给予巨大刺激,随而引发整个家电行业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各大家电企业纷纷开疆扩土,异地大规模投资建厂,扩大产能。众所周知,合肥,现已是中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制造基地,与广东顺德、山东青岛并列为中国家电三大制造基地,合肥家电基地的迅速崛起归因于家电行业爆发式扩张。

秋实评论认为,中国家电产业经过2001年-2014年长达数十年的家电行业兼并重组,再加上家电下乡政策的市场预期使中国家电产能得以“野蛮式”扩张,以“海尔系、美的系、格力系、海信科龙系、长虹美菱系、TCL系”六大企业集团初步形成,家电千亿俱乐部成员实力大增。

展望未来:中国家电,任重而道远

我们在回顾中国家电30年以来的代表性事件,各个鲜活的场景,犹历历在目,感概万千。因此,我们要对中国家电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倍感欢欣鼓舞,我们要对中国家电第一代创业者致敬!感谢你们,为你们点赞!我们还要对中国家电的继任者,第二代、第三代创业者致敬,祝福你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引下,我们年轻一代家电企业家们你们任重而道远!

日前,由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主办的“萌芽与璀璨,光荣与梦想——2015中国家电30年高峰论坛暨金筹奖颁奖盛典,就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家电产业1.5万亿的巨大成就已成为过去,我们在为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欢欣鼓舞之时,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中国家电产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家电未来30年怎么走?需要我们全行业认真思考,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还依然强大,世界家电巨头惠而浦、三星等世界著名企业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力量源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秋实评论认为,未来30年,是中国家电崛起的30年,是中国家电引领世界的30年。在以“海尔系、美的系、格力系、海信科龙系、长虹美菱系、TCL系”为代表的六大企业集团的带领下,中国家电军团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创新之旅,“互联网 ”战略将是我们中国家电在互联网时代下崛起的金钥匙!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成为中国家电军团进军全球家电领导地位的核动力。我们呼吁全行业要秉承合作,传递正能量,我们广大家电制造企业要坚持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使“智能化、变频化、节能化、便捷化”引领中国家电向全球高端化迈进。

(作者:秋实,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