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优诺210升冰箱宽多少(优诺冰箱的优点与缺点)

优诺210升冰箱宽多少(优诺冰箱的优点与缺点)

更新时间:2022-03-23 02:45:04

本文来源:创业圈 作者:何安

文|特约记者何安 编辑|苑川

5月份至今,新乳业股价逐渐走低。

交易数据显示,6月21日,新乳业被深股通减持28.44万股。该股已连续11日被深股通减持共计246.9万股。而就在去年底,新乳业股东新之望和金色衣谷发布减持公告,计划合计减持2.28%。

恰成对比的是,新乳业股价走低出现在其对外公布三年倍增计划之后。

5月20日,新乳业(002946)发布《2021-2025战略规划》,提出“三年倍增,五年力争进入全球乳业领先行列”的战略目标。董事长席刚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三年倍增是指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2023年合并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95%。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4月底,新乳业还对外透露,将在一线市场布局“超巴杀”产品。“超巴杀”市场不仅是传统巴氏奶企业的必争之地,也是伊利、蒙牛等常温奶巨头的新方向。

但连续多年的并购策略,导致新乳业债务负担加重,现金流紧缺。其旗下收购后的多个品牌协同难度加大。低温市场乃至新品类“超巴杀”如何布局也引发关注。《创业圈》致函新乳业,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债多压身,缺钱也要买买买

百亿营收并非易事,目前国内达到这一量级的乳企也就只有伊利、蒙牛和光明,伊利和蒙牛的知名度自不必说,光明也已经深耕华东市场多年。

虽然新乳业在华西的业务根底深厚,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鲜奶市场的激烈竞争,新乳业自身的业绩和财务状况如何?

《创业圈》注意到,早前公司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2020年新乳业实现营业收入67.49亿元,同比增长18.92%,归属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11.18%。据此推算,公司若要实现倍增目标,2023年的营收就要达到130亿元,净利润则要超过5.2亿元。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90.88%,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210.5%,主要原因是寰美乳业、新澳乳业等四家子公司并表。

回顾2020,新乳业业绩稳定,营收和净利的增速都达到三年来最高水准。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并未提高,2018至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8%、12.82%、11.97%,净利率分别为4.96%、4.43%、4.29%。作为参照,伊利股份(600887)202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5.18%,净利率则为7.35%,接近新乳业的两倍。

净资产收益率的降低,除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外,新乳业的利润增速赶不上资产盘子的铺大才是主要原因。财报显示,新乳业2020年的资产规模扩大了59.93%,为上市以来之最。其中,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65.31%,无形资产增长172.88%,商誉更是激增776.72%。

新乳业在财报中解释,增加的8.79亿元商誉,主要是报告期内购买寰美乳业、综合牧业、新澳乳业和新澳牧业所致。上述四家公司都由新乳业在2020年7月1日并购,控股比例分别为100%、98.8%、55%和55%。

其中,最贵的寰美乳业耗费17.11亿元人民币。这家乳制品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资产是在宁夏乳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夏进乳业,主要产品为常温、低温奶。2020年7至12月,寰美乳业实现营收8.54亿元和净利润0.52亿元,合并后贡献了当期5161万元净利润,但也带来了8.31亿元的商誉。

在席刚看来,寰美乳业旗下的夏进乳业在宁夏业务根基深厚,是新乳业进一步稳住西部龙头的战略要地。

但是17亿元的并购成本,对高负债的新乳业来说压力不小,根据年报,公司2020年的货币资金只有5.39亿元,流动资产也仅有18.59亿元,而流动负债却达到34.47亿元,短期借款就有11.71亿元。这一年,新乳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6.65%。

现金流方面,2020年公司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9.45亿元。流动性吃紧之际,新乳业只得在2020年底发行可转债,总额7.18亿元,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一个再融资项目,用于并购和补充流动资金。

进入2021年第一季度,新乳业的负债情况并未改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到67.82%,短期借款增至12.53亿元,流动负债则增加12.71%至33.49亿元,总负债规模达到60.4亿元。

席刚就此解释,“我们其实是为加速发展而不断并购,从而需要不断增加融资,它其实是为助推公司高速发展的。”

埋头收购,席刚并购方法论折戟

并购寰美乳业,其实只是新乳业多年扩张模式的一个缩影。新乳业的二十年发展,就是一部买买买的历史。正如掌门人席刚所说,新乳业的核心能力就是并购整合。

现年50岁的席刚是新乳业的老将,1995年就进入新希望集团,2004年被刘永好安排到新乳业,同年进入新希望的20多个大学生里面,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26年。席刚从2010年开始担任总裁,2016和2019年分别出任两届董事长。

新乳业置出新希望集团之后的几轮并购扩张,席刚都亲身经历过,他对新乳业的并购方法论相当熟悉。席刚还是新希望集团旗下投资平台草根知本集团的总裁,该集团近期参与了美赞臣大中华区业务的竞购,对手之一是伊利集团。

2001年,新希望开始拓展乳业版图,三年间并购了13家公司,出资额接近5亿元,这些乳业公司遍及安徽、四川、重庆、长春、浙江、云南,都拥有各自的品牌。2019年新乳业上市,资本加持之下大手笔购入现代牧业9.28%股份和福州澳牛55%股份,分别耗资7.1亿元和1.9亿元。

2021年1月,新乳业又签下大单。1月公告跨界收购新茶饮品牌“一只酸奶牛”,以2.31亿元对价收购其60%的股权。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一只酸奶牛”成立才五年,门店已经超过一千家,集中在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2019年实现营收2.4亿元。“一只酸奶牛”还承诺,收购后的三年要实现净利润3850万元、4235万元和4658万元。

先是乳业,再是牧业,如今又将新茶饮收入囊中,新乳业似乎是想打通整条产业链。但单纯的并购未必能做到这一点,并购后如何整合资源才是关键。目前,新乳业手中的品牌超过16个,但在协同发展方面未见明显优势。

席刚也坦言,“当初我们收了一堆公司,形势也不太好,逼迫你必须要一步步把企业变好。”

至于近年公司高企的负债率,席刚则认为,公司负债的风险整体上可控,适度比例的负债对公司发展有利,勿需担忧。“公司负债上涨,源于求发展,整体债务仍安全可控,近年来新希望集团发展较好,亦有支持。”

但在新乳业埋头收购的同时,行业又出现了新的风向。

2019年底以来,国内乳企掀起一股“超巴杀”牛奶的潮流。使用超巴氏杀菌技术处理的新品类,能在杀菌效果相当的前提下,更好地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质和营养,也将低温巴氏奶的保质期从7天内延长到15天以上。这意味着超巴奶的销售半径将有非常大的突破,乳企将通过技术换代,用更少的“据点”取得更远的“射程”。

新乳业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表示,会考虑在全国一线市场和核心市场的下沉市场布局长保ESL鲜奶产品,即“超巴”产品。但至今未有布局的新乳业,也许已经丧失先发优势。目前,君乐宝、优诺、明治、光明、伊利、蒙牛都已经入场,纷纷推出超巴产品。光明乳业董事长濮韶华就曾称,推出“新鲜牧场”就是为了阻击竞品,拓展销售半径。

超巴奶的出现会如何改变乳业市场的竞争格局?晚一步的新乳业又将如何开疆拓土?席刚的并购方法论是否会在超巴奶市场再现?《创业圈》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