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饼铛>

电饼铛上下加热盘串联接线(电饼铛上下连接的四根线示意图)

电饼铛上下加热盘串联接线(电饼铛上下连接的四根线示意图)

更新时间:2022-03-29 10:31:29

沿着350国道一路往西,穿过巴郎山隧道,前面不远,就是四川小金县四姑娘山了。透过神色的车窗看出去,日光依然耀眼,山顶的雪明晃晃的,云雾弥漫在山间,浓得化不开。

“怎么样,漂亮吧!”小金县交通运输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自豪地说,一路上他不断给记者介绍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像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红军翻越过的夹金山、两河口会址等。

不仅是350国道沿线,整个四川藏区,景观资源都十分丰富。统计显示,仅阿坝藏族自治州就拥有3处世界自然遗产、13个4A级以上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联络组一直在思考着如何通过交通建设带动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交通 旅游,是我们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目的是要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驻阿坝州扶贫干部,阿坝州委常委、副州长舒驰告诉记者。

整体搬迁后的黑水县羊茸村,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呈现出勃勃生机。

色达县公路串起藏寨群,极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交通 旅游 村民有了新向往

黑水县沙石多乡的羊茸村原来在高半山上,交通极为不便,生产生活物资均靠人背马驮。“那时候确实苦,从公路沿线到老村寨,爬坡上坎要1个多小时。”羊茸村党支部书记苏拉告诉记者。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由于沙石多乡雨水较多,当地山体又比较破碎,村民住房常受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为此,该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决定对羊茸村进行整村搬迁。

2012年,该村42户全部从山上搬到山下河边一块平地上,河的另一边就是347国道。靠着交通主干道,发展问题不用愁了,但是村里老百姓过河却存在问题。

当时,羊茸村进出只能依靠一座有着30年历史的人行索桥,破旧不堪且车辆无法通行。针对这一问题,交通运输部扶贫联络组反复调研,最后将羊茸村四板沟桥建设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重点项目。该桥全长37.7米,桥宽6.5米,投资150万元,2012年建成通车后,彻底改变了羊茸村搬迁点的通行状况。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村里也在发展集体经济,每家每户以房屋入股,成立了羊茸·哈德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 支部 农户”的模式进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羊茸村扶贫干部刘焓潇告诉记者:“羊茸村全村村民都是以房屋、资金等入股,全都是公司的股东。按照统一经营管理的要求,我们对全村各户的服务功能进行了分类,主要分成住宿接待、餐饮接待和品茗休闲等。”

桥通路畅,游人络绎不绝,旺季时羊茸村常常爆满。数据显示,在今年彩林节1个多月的时间里,村里就接待了1万多名游客,收入约100多万元,参与接待游客的农户最多分红4万多元,最少也分得2万多元。

巨大的商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今年32岁的斯旦珍就是其中之一。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家里忙装修,说准备入股。“我目前在工地干活,一年收入也就两万来块钱,家里6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小孩,这些钱虽说能养家糊口,但还是有点紧巴。”斯旦珍说,“我的梦想是开好车,希望靠入股分红,过两年能买辆好车。”

为了进一步提升羊茸新村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交通运输部扶贫联络组帮助下,该村又修了一座桥。

2016年11月,在村民的欢呼声中,长68米、宽3米的沙石多乡危桥改造民生工程——羊茸村人行索桥改建工程完工。据了解,羊茸村人行索桥投资150万元,其中交通运输部补助100万元。

黑水县羊茸村的变迁只是四川藏区四县“交通 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小金县、壤塘县和色达县,“交通 旅游”也是当地开展脱贫攻坚的主要模式之一。据了解,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人文资源,四县通过公路建设整合全境旅游资源,同时以风景道的标准打造每条公路,构建旅游公路布局、旅游公路产品、旅游公路服务等多个体系,形成与全域旅游相适应的“快进慢游”新模式。

目前,以350国道为主线正在打造的“中国熊猫大道”,串联起汶川特别旅游区、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小金四姑娘山、夹金山等主要景点;以317国道、213国道等为主线的“茶马·藏羌风情大道”,串联理县桃坪羌寨、马尔康卓克基官寨、若尔盖草原、松潘黄龙、茂县羌城、九寨沟等主要景点。旅游资源正通过公路整合为一体。

通村公交。

高半山农村公路,串起产业,激活乡村。

木兰村的“二环路”

“书记在哪儿呢?”

“书记正在二环路上呢,马上就过来了。”

日前,记者在小金县沃日镇木兰村采访时,听到了这么一段对话。一个小村子竟然有二环路,记者十分惊讶。当地干部笑着说:“我们这个二环路是老百姓自己给起的名字。”为啥起这么个名字?原来今年9月,木兰村新建成一条2公里多的农村公路。别看不长,但这条村道两头都连着350国道,在木兰村形成了一条环线。这条路让当地2000多名群众受益,服务了2000亩左右的苹果产业园。“老百姓高兴,就管它叫二环路”。

“二环路”建设得益于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帮扶政策,交通运输部驻小金扶贫干部,小金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金香告诉记者,自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小金以来,共下达小金县交通定点扶贫项目28项,总投资3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

得益于交通发展,目前,木兰村的苹果直接可以卖给过往游客,还可以搞采摘。网上销售也很方便,快递公司上门揽收,轻松发货。

但在以往,村民还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往路不够好,种苹果销售不方便,而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不敢多种。”沃日镇党委书记杨敏说,“现在不一样了,交通方便,销路不愁,村里的苹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从种口粮,到种果树,从自给自足到发展商品经济,这种变化在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帮扶的4县体现得很明显。

且看黑水县芦花镇日多村果蔬产业示范园。

这家示范园的主人叫齐兴禄,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果园里忙活。这位精干的中年男子,2014年流转了村里85亩土地,种上了青、红脆梨。“我已累计投入60多万元。”齐兴禄说。

在一个小小的村子里敢做这样的投入,哪里来的底气?齐兴禄告诉记者,2009年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黑水县之后,他们村里的通村路做了硬化,2015年又提档升级。园子里的水果,摘下即可上路。

依托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他与城市大型超市开展合作,实行一级批发、订单式生产,“既保证了销路,又不会积压浪费”。虽然现在他的产业园还没开始盈利,但是连村民们都看出来了,齐兴禄能赚大钱。

眼下,村里很多人家也跟着种了一些青、红脆梨。而过去,村民大多还只是习惯种红薯、土豆、玉米等,人能吃,也能喂牲口。

“现在不一样了,交通便利了,我们发现这土里的东西值钱了。”齐兴禄说,“你看,我们这里很多农民都学会了套种,果树下种菜,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过去谁琢磨这些啊。”

再看壤塘,在交通运输部扶贫联络组的帮助下,建立了集体牧场,为贫困户购置牦牛,通过股权量化、年底分红的形式,将牦牛统一承包给养殖大户;在色达,交通运输部扶贫联络组结合乡镇实际,帮助成立4个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放生产牧畜343头。

“感觉现在也成了城里人”

曲布拉的家在半山腰,门前有个数十平方米的水泥院坝(房前的平地),高出旁边的通村水泥路约两三米,平时用来晒晒粮食,闲时可以和三五邻居喝茶聊天,若逢喜事也可以摆酒席。站在院坝靠村路的这一头,可以清晰看到山下的河流和城镇,隐约还能听到公路上传来的鸣笛声。顺着河谷看出去,远处的山顶上正戴着积雪,在蓝天和日光的映衬下,格外纯净。

曲布拉是黑水县芦花镇日多村的一户贫困户,家里5口人,以前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去年,曲布拉一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户,按照每人2.33万元的补助标准,在村道旁新修了一栋两层楼的传统藏族民居。

搬下来怎么脱贫?两头母猪加4只藏香猪,还有11只凤尾鸡,这些曲布拉一家免费领到的脱贫牲畜很快让他们家摆脱了贫困。如今,2头母猪已产下了17只猪崽。

这些只是她新生活的一部分。她现在的家距离县城8公里,都是水泥硬化路,道路平坦,安防设施齐全。自2009年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黑水县以来,先后投入扶贫资金3.31亿元,实施交通扶贫项目52个,为当地实现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路好了,平时她家里的当季蔬菜上市了,就抽空拿去县城卖。顺便也在城里转一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招工信息,遇到合适的她就和老公去打打短工。而在这之前,她一个月都难去一次县城,信息就比较闭塞。

“感觉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曲布拉说。

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条件也更好了。来到曲布拉的家,记者看到很多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彩电、洗衣机、电冰箱都是新的,烧水都用电茶壶。茶几上摆着好几种饮料,有果汁、碳酸饮料和花生奶,电饼铛里还剩着一个早上烙的饼。

镜头切到色达县。

车刚一停,拎着包的村民拉姆匆忙从招呼站起身直奔公交车而去。日前,在色达县歌乐沱乡,拉姆高兴地对记者说:“过去路不好,也没有公交车,现在好了,去县城买东西很方便。”

近年来,色达县在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下,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60公里,实现全县17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34个建制村中,118个建制村完成了通畅工程,全县城区及乡(镇)已具备通行公共交通条件。

2016年,色达县结束了建县62年来无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历史。该县通过公司化运营,引进专业公司开通城内公交线路2条、城乡公交专线3条,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44个,城乡公交覆盖9个乡镇,投入12辆公交车,年运送旅客15万人次。一个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初步形成。

交通运输部驻色达县扶贫干部,色达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丁凯告诉记者,最快2018年年底,待色泥路、色锣路建成后,色达县拟新开通色柯镇到塔子乡、色柯镇到泥朵乡2条线路,全力解决色达8个边远牧区乡镇干部群众出行困难问题,做到17个乡镇全覆盖。

“感觉现在也成了城里人。”拉姆笑着说。

部驻壤塘县定点扶贫干部检查交通扶贫项目,并向当地村民了解情况。

小金县焦子坪隧道贯通后缓解了交通拥堵。

定点扶贫 精准脱贫

回忆起两年前,吴守恒颇多感慨:“硬骨头终于啃下来了,还蛮有成就感的。”

吴守恒是交通运输部原驻小金县美兴镇营盘村第一书记,2015年上任伊始,就着手开展营盘村农村公路攻坚战。

“以前的道路太过狭窄,很多路段俩人迎面走来,还得侧着身子才能通过。”吴守恒说,为了彻底改变这一落后状况,他与村两委研究,作了详细的规划。最后在交通运输部的支持下,陆续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新修和提升改造道路7.6公里,新建和加固桥梁7座。

通过公路建设,营盘村发展起建材交易、特色旅游、餐饮住宿等多元化产业,村民收入得到明显增长。现在,整个村子里大货车、小轿车、拖拉机川流不息,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不仅是吴守恒。为做好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的小金、黑水、壤塘、色达四县脱贫攻坚工作,部扶贫联络组行程数万公里,深入高半山农区、高原牧区、山地林区等不同类型的贫困乡村摸底。2016年,扶贫联络组组织编制了《阿坝州及色达县交通扶贫规划研究报告》,并协助部扶贫办编制了《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工作规划(2016—2020年)》。

自开展定点扶贫帮扶以来,交通运输部在小金、黑水、壤塘、色达4县强力推进扶贫脱贫交通项目建设,从2009年至今年10月底,累计安排定点扶贫专项资金11.8亿元,支持1350公里农村公路、46座农村公路桥梁建设,4县至州府均已基本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形成了两个方向以上的对外生命通道;小金、黑水、壤塘3个县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色达县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58.2%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脱贫路、产业路、联网路覆盖更多乡村。

其中,壤塘县门底沟至上壤塘公路,有效增强了中壤塘、上壤塘两个乡镇与外界的联系和觉囊文化的旅游吸引力,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小金县崇德乡至美兴镇公路,以一隧两桥,结束了小金县国道穿城、拥堵不堪的历史,为县城发展创造了契机;即将开工的黑水县红岩至扎窝隧道,将有效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从而保障安全,同时破解5个乡镇约2万人的出行和运输难题,打通阿坝州旅游内环线……

2016年9月,为精准推进定点扶贫工作,交通运输部针对四个定点扶贫县分别增派了一名干部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或副书记)。由此,扶贫联络组人数增加到6人,形成了州、县、村多级,贫困县全覆盖的定点扶贫干部队伍,为四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力支撑。

沿着350国道一路往西,穿过巴郎山隧道,前面不远,就是四川小金县四姑娘山了。透过深色的车窗看出去,日光依然耀眼,山顶的雪明晃晃的,云雾弥漫在山间,浓得化不开。

“怎么样,漂亮吧!”小金县交通运输局一位工作人员自豪地说,一路上他不断给记者介绍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像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红军翻越过的夹金山、两河口会址等。

“交通 旅游,是我们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一个方面,目的是要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驻阿坝州扶贫干部,阿坝州委常委、副州长舒驰告诉记者。(记者 卫涛 驻四川首席记者 吴丹 特约记者 周显仁 蒋林珂 徐航)

记者观察

交通的改善 带来了观念的转变

在四川省小金县、黑水县、壤塘县和色达县采访这几日,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称赞。

交通越来越通畅、安全等级越来越高,产业缘路而兴,山货因路走俏;五湖四海的游人不断涌来,年轻女人的着装紧跟潮流……四县脱贫致富的步伐不断加快,老百姓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记者发现,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村民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当地干部告诉记者,以往,村子里还是比较脏的,牛粪常见,女人们也不太懂得收拾打扮。现在变了,年轻女人穿的,都是些时新的款式,“好多甚至不化妆不出门”。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种变化或许比物质生活的改善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改变的是人。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然而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主要从物质层面寻找破解贫困的密码,而忽视了贫困所存在的精神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属性。

但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发现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帮扶的四个县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都依据自身特色不断完善“交通+”模式,如“交通 旅游”“交通 美丽乡村”“交通 特色产业”等,这种模式将交通运输的作用进一步放大,吸引到更多的资金和人流,开拓出更大的市场,推动了当地的开放。人们在与越来越多的外来人接触过程中,观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路不断打开。

在小金县美兴镇营盘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吴守恒告诉记者,刚开始准备修路的时候因为涉及到征拆,有相当一部分村民不理解,他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等到路修好,带来大量人流,老百姓得到实惠之后,他们的想法就产生了变化,纷纷思考着怎样进一步致富。

思想观念需要引领,但也需要经验的刺激。起初,对常年居住在相对封闭环境中的老百姓来讲,如何致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借助交通环境改善尝到甜头之后,便会思考如何获得更大红利,市场经济意识就更强了。

类似营盘村的例子还有很多,无不证明,交通运输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卫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