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磁炉>

电磁炉加热咣咣响(电磁炉吱吱响还能加热)

电磁炉加热咣咣响(电磁炉吱吱响还能加热)

更新时间:2022-03-28 04:04:57

炉膛暖烘烘,炉上热气腾腾,锅里各种好吃的,一块火锅板,几碟小炒菜。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家边吃边聊,而窗外,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小时候,爷爷家里有个泥炉。那时候,农村都是这种炉子,都是自家制作的。背上小背篼,跑到地里,挖上高原特有的红黏土,挑颜色和质地都很好的。背回家加水充分混合,水的量得好好把握,太稀了不行,太稠了容易裂。

然后,找一个大铁桶,把混好的黏土都敷在铁桶里外两面,黏土大概一指厚。当然,不用铁桶也可以,就是不太容易堆高。炉子成型后,找点干柴,放在中心点燃,慢慢烘烤,等黏土完全凝固了,就可以使用了。这种黏土做的炉子,使用时间长了,难免会因为磕碰缺角,而里面是铁桶的话,只需要再补上黏土就行,重复耐用。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蹲在火炉边,大人炒菜的时候,我们就时不时的往炉子里地上几截小木枝。看着火苗窜上了锅边,红色的火焰,火焰边上有黑色的烟,铁锅下常常会有一层厚厚的烟。有时,递入的是干竹子时,还会噼里啪啦的一阵爆炸,我们又害怕又惊喜。

这种泥炉陪伴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炉子里永远燃烧的火焰,是生活,也是希望。炉上做饭炒菜,烧水,取暖,烘烤粮食,有时我们还会往炉子下面放土豆,红薯,烘烤的特别香甜。

爷爷常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当火苗很小时,爷爷拿起火钳,咣咣几下直通炉心,顿时,火苗一下子就猛烈起来。我们看的很是佩服,爷爷也会对我们得意的笑着。

那时候的冬天很冷,雪下的很大,每次都下的没过膝盖。我们都早早准备了干柴,煤炭。煤炭要到很远的地方靠马运回家,所以很珍贵,一般不会经常用,干柴比较多,大山里都是树。

雪下到年三十,这时候,外出的人都回到了家里,炉里就会添煤炭,煤炭烟少,也不用人一直守着添火。炉膛暖烘烘,炉上热气腾腾,锅里各种好吃的,一块火锅板,几碟小炒菜。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家边吃边聊,而窗外,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过了年,外出的人走了,炉子又换回了干柴,依旧火苗儿直窜,但却显得冷清。过些天,小孩子都上学了,家里就剩爷爷,奶奶也要出门。陪伴爷爷的只有火炉,给爷爷温暖的也只有火炉。

后来,黏土炉换成了回风炉。

回风炉都是铁做的,有一个大大的圆盘,炉子下面还有一个专门盛炉灰的容器,有一根长长的管子,可以排放燃烧的烟气。这种炉子就科学了很多,放在家里,不会像泥炉一样,搞得家里乌烟瘴气,墙都发黑。每家每户都换成回风炉,每家窗上都有一根长长的管子,一看到里面烟气升起,就感觉很温暖。

换了样式的炉子,还是同样的使命。依旧烧菜做饭,烧水,取暖,烘烤粮食,有时也会用来烤烤衣服,我们也会烘烤土豆,红薯。

回风炉也陪伴了很久,后来,都觉得烧煤太麻烦,还贵。大家又用了煤气灶,电磁炉。科技越来越发达,自动电器越来越多,也不会一个炉子干很多事,炒菜的有电磁炉,取暖的有取暖器,空调,烧水的有热水器。而那个最初身兼数职的炉子,已然功成身退,相忘于江湖。

记得它的,或许还是爷爷,因为他再也不能拿着铁钳子,捅着炉心,看火焰嗖的一下蹿腾起来,然后对我们得意一笑啦。他常常会不懂各种电器的使用,怀念他那心爱的泥炉,回风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