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饭煲>

小熊电饭煲能卖多少钱(小熊电饭煲二升的多少钱)

小熊电饭煲能卖多少钱(小熊电饭煲二升的多少钱)

更新时间:2022-04-15 09:04:50

在家用电器行业红海态势凸显的今天,又一新生势力小熊电器8月23日在深交所敲响了上市钟声。

01

打造“萌电器”

据了解,李一峰于1993年毕业于哈工大,毕业后的他一直在家电行业打拼,在创办小熊电器前,李一峰在一家电器厂工作,从一名小技术工人一路奋斗做到了公司副总的位置。按理说,打拼了这么多年坐上了高位也不错,但李一峰并不满足于此。

一次偶然,李一峰与同在四川大学读MBA的同学讨论,发现酸奶机似乎很有市场。有了想法后的李一峰就赶紧付诸行动,辞去了刚坐上副总不久的职位,拿出工作多年存下的10万元积蓄,与3个合伙人筹了20万元作为创业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酸奶机并不是李一峰第一个提出来的,早在他涉足之前就有了一家专门生产酸奶机的公司,而当时的酸奶机只是一个概念的产品,并没有广泛普及给消费者,市场前景很小。所以,当时李一峰的前公司也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了做酸奶机的想法。

但是,李一峰似乎不信这个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了做酸奶机的历程。因为创业资金有限,小熊电器的第一批酸奶机是在一个烂尾写字楼里组装完成的。成功卖出这批货后,李一峰信心大增,为了保证产业供应链便将厂房搬去了顺德。

幸运的是,李一峰将公司搬到顺德后就遇到了大客户——格兰仕,当时格兰仕一口气下了10万的酸奶机订单,作为其微波炉的赠品。自此李一峰名声大噪,其酸奶机一时成为小熊电器的成名作,多家公司包括他之前的老东家都找他贴牌生产酸奶机。

不过,有大批量的订单自然是一件喜事,但一心扑在代工扩张之路上的李一峰并没有意识到销售渠道的问题。

偶然的机会,李一峰发现来进货的经销商只有那么几家,但在网络上却有很多店铺在卖小熊电器的产品,而且价格极低,这对当时做代工的小熊电器十分不利,李一峰当即以断了一半经销商的供货为契机,独创了线上授权经销商的模式。

因此,李一峰借助电商的红利期成功在小家电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不过,相较于同是生产小家电的九阳、苏泊尔,李一峰的小熊似乎显得有点小气。

对于公司名字,李一峰表示这是他儿子起的,原来注册商标让李一峰头疼了一阵子,无奈打电话给妻子寻求意见,妻子随口问了当时只有5岁的儿子,“叫小熊吧”儿子脱口而出,李一峰觉得这名字有点小气但苦于想不到更好的就一直用了“小熊”这个名称。不得不说,李一峰给公司起注册名还真随意。

目前,李一峰也借助小熊这个很萌的名字来打造“萌电器”,但其屡上质检黑榜和高度依赖线上让很多人诟病。虽然小熊电器已经成功上市,但李一峰还是要多花心思在产品质量上,毕竟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除了外观还是更加注重质量。

02

小熊为什么能成功上市?

小熊电器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成立于2006年3月,是一家以自主品牌“小熊”为核心的小家电企业。

1.线上直销 线上分销

小熊电器走的是线上直销 线上分销的模式。

在淘宝上对指定的经销商实行“线上授权”,在其官方网站可随时查询授权网店,小熊电器因此成为互联网上第一家进行网络分销授权的家电厂商,这种模式使得小熊电器一度达到过200家分销商,创造了淘宝时代之最。

截至2018年中,去除202个临时经销商(线下积分礼品渠道),小熊电器还有261个法人经销商,20个非法人经销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线上经销商。

小熊电器是典型的享受电商红利的品牌,2016年营收10.54亿,2018年达20.4亿,年复合增长率达41.23%,其中超过90%的销售额由线上完成。

2.长尾理论

小熊电器的创始人李一峰为了回避大品类,想做一些市场不大但新颖的小家电。他看中了酸奶机。在小熊推出酸奶机之前,业内已经有人推出大型的酸奶机,传统渠道商并不愿意卖,所以一直卖不开。之所以做大型的酸奶机,就是为了卖高价,找盈利空间。可是,要花这么多钱买一个非刚需的产品,消费者又很难接受。在传统渠道没有办法形成盈利模式,在网上却可以。

网店相当于用低成本,换来几乎无限长的货架,可以同时包括大热门和无人问津的众多冷门产品。单个冷门产品的需求和销售都很小,但因为品类多,带来的效益总和也相当可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长尾效应。

酸奶机成功之后,小熊迅速推出了煮蛋器、电蒸锅、豆芽机、电炖盅等十余款产品。据报道,2018年小熊电器在天猫发售了84款新品,销售额4.2亿,占其全年收入的1/5。

03

未来能跑多远?

在流量红利末期,越来越多的线上品牌在扩展至线下,线下品牌将也要去线上发展。新的挑战近在眼前。

不过,与小狗电器等互联网品牌相比,小熊电器对线上渠道的依赖程度低一些。电商的发展是它未来能跑多远的决定因素之一,更多还是要看小家电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这种过于依赖长尾品类的品牌能否长期存在。

大家电日趋饱和,加上房地产、宏观形势等方面的影响,整个家电市场在2018年承压前行,同比仅增长1.2%,而小家电市场增长迅猛。

《中国产业信息网》报告显示,2017年,以厨卫、清洁、个护为主要品类的小家电市场规模达3155亿,预计2020年将突破4600亿,复合增长率超过13%。

长期来看,四千亿的小家电市场也一定是大品牌商压榨小品牌商的格局。目前,相比其他杂牌而言,小熊有一定品牌优势,外形也更“萌”,所以在一些小家电品类上它暂时是领先的,比如吐司机、打蛋器等。

但不能回避的现实是,美的等行业巨头也看上了小家电市场,它们不仅布局了线上天猫京东,更承包了线下商超各主流渠道,未来它们做多少、花多大力气去做,留给小熊的市场又有多大?

这个问题现在很难回答。当某一小家电产品市场有一定规模的时候,大品牌就会切入,有所布局,届时消费者可能会逐渐转到大品牌。

这也催促着小熊不断去做一些新品类。品类不会是无穷无尽的,当它的品类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又难免和巨头短兵相接。

其实现在就有这个迹象了。小熊电器的品类从最初的厨具小家电,扩张到生活小家电,个护也有涉及;产品也从最初酸奶机、蒸蛋机等小众单品,延伸到了电饭煲、电烤箱等大众单品。

以天猫旗舰店销量算,美的最大单品是风扇,其次就是小型电饭煲,一款粉色产品4.3万人付款;小熊的电饭煲销量要逊色很多,最多的一款产品只有200多人付款。

彷佛又回到了李一峰创业之初,小家电行业的格局。不同的是,小熊电器强大了许多,美的等企业做小家电的决心也更足了。大品牌商压榨小品牌商,或许有一天也会在它们身上上演。

至于长尾需求是存在的。如果比喻成小河,它可能流向别的湖泊、大河甚至蒸发掉。这就要看小熊电器如何去挖掘、满足这些需求了,但从它的产品线扩张来看,它也在尝试向“长尾”的左侧走去。

小家电行业从传统制造走到现在,不少企业被淘汰,但整个行业呈现出向上的趋势。尤其是在当下,消费端的爆发也在倒逼着生产端企业进化。

属于小家电的未来,可能才刚刚开始。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