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80年代买电视凭票购买(80年代的春节买电视)

80年代买电视凭票购买(80年代的春节买电视)

更新时间:2022-03-30 11:54:07

对于中国人来说,年货,是过春节的重要符号。还有不到十天就过年了,“置办年货”又一次被提上日程。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年货,代表着不同时代的记忆。缺衣少食、省吃俭用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货等同于“好吃的”;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年货升级为“穿好的”“用好的”;进入二十一世纪,“高档的”成为大众选择年货的标准……时光流转,在时代更迭中,年货成为时代变迁的缩影,也见证了百姓越来越红火的幸福生活。

日前,新天水记者采访了多位不同年龄段的天水人,和他们一起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味那些渐行渐远的“年货故事”,唤醒我们的“年货记忆”。

【那些年,我们的年货记忆】系列报道之三

20世纪80年代:吃美味穿新衣看春晚成新年俗

□新天水记者裴婷婷

办年货是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无论是在哪个年代,人们都希望春节能热闹又喜庆。随着凭票时代结束,改革开放的到来,让20世纪80年代的春节赋予了很多意义,不仅餐桌上的美味多了起来,从黑白到彩色电视机,更是让全家除夕夜守着看春晚成了新年俗。

“小时候临近春节,全家人都会忙得不可开交,每年都会炸一大脸盆油果果,够吃十天半月的。”41岁的张乐说,那时候他的记忆里过年就是“过嘴”,炸果果、炸丸子、扣碗子、包饺子……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排着队吃这些美食,“我特别喜欢吃甜米饭,那时没有半成品和外卖,平时父母又忙,每年就盼着春节,那种香甜的味道让人特别难忘。”

今年38岁的李娜则对春节前做馒头、卤肉的情形记忆深刻。“我们家亲戚多,馒头要蒸十几笼,除了自己吃,还要送人,要花好几天时间来做。一般春节前半个月就开始备年货、做吃食,大人小孩都要帮忙。”李娜说,从小年夜开始,妈妈要做卤肉、卤猪耳朵、猪蹄子等,正月里待客时,总会上一盘切好的卤味,一直吃到农历正月十五。

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普通百姓对春节的期盼,就是为全家添新衣。

“那时我春节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攒下工资为儿女添置一套过年穿的新衣服,让他们能体体面面地去给亲戚们拜年。”67岁的裴阳东告诉记者,当时他每个月的工资不到100元,但年关需要置办的东西很多,每年都要拣重要的先列出来,算着账尽可能多的购买年货。

“平时都不舍得买,就盼着春节。那时候,孩子他妈总会大半夜的给孩子赶着织毛衣,孩子望眼欲穿地盼着新衣服,手指扒拉着数日子,等着大年初一。”裴阳东说,条绒当时是做衣服的好料子,穿条绒裤子走路摩擦会有一种特别的声音,记得每次那声音一出来,孩子就乐开了花。

要说20世纪80年代的春节跟以往相比的最大变化,那一定就是看春晚。

“当时父母在春节前为家里添置了电视机,我们都高兴坏了。”“70后”王凯说自己记忆犹新的,就是在1980年第一次看到电视,“除夕夜边包饺子吃年饭,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我们家延续至今最温暖的过节方式。”王凯说。

“在那个年代买电视机当年货的,都是家里光景好的。过年搬个电视进门,感觉特别长脸。”清水县土门镇的村民张玲说,全村的第一台电视机就是她家的,虽然当时年纪小,但她仍然记得父母亲脸上掩不住的笑。“家里买了电视之后,村里人都新奇得不得了,晚上把电视放到院子里,就会里三层外三层像在看露天电影一样围坐一起,每年的春晚都会看到大半夜……”张玲说。

张玲告诉记者,那时候人们不再为吃饭、穿衣犯愁,小孩有了压岁钱,一般给1元、2元,最多也就5元,农村的餐桌上开始放上了零食,糖、饼干、水果等,挂历也特别流行。那时年货主要是母亲在家里准备的,每年都会裁红纸、写春联、贴福字,农家小院里的每一处喜庆年味,都是全家参与完成的,现在回想起来,记忆里满满都是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