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用了几年海信电视机值钱吗(海信电视机为何这么便宜)

用了几年海信电视机值钱吗(海信电视机为何这么便宜)

更新时间:2022-03-07 20:26:09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只要一个领域内出现了不止一家企业,就必然会存在竞争。此前曾有人这样评价,就国内市场而言,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用"价格战"来形容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这句话不仅真实反映出了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对"价格战"这种竞争方式的隐忧。

这一现象和担忧,在彩电市场更为明显。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电视的诞生,一批天天喊着年轻化、互联网化口号、打着与传统家电品牌不同旗帜的电视品牌,以"价格战"为武器,抢占国内彩电市场份额。而就在前不久,国内某以性价比著称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将65英寸4K电视的价格下拉到了1999元,连2000元都不到,而红米新发布的70吋4K超高清电视售价仅3799元……彩电市场"价格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这一轮价格战的轰炸中,海信是极少数能不被眼前的短期利润所迷惑的企业。海信始终坚持高端大屏的战略,其电视售卖均价长期处于行业高位,是今年上半年电视均价超过4000元的为数不多的厂商之一。

海信对"价格战"的态度近乎嗤之以鼻,而这种态度至少要追溯至几十年前了。

早在1996年,面对彩电行业无序的价格战,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就宣布:"海信产品不降价。我们已经做到了质价相符,也就没有必要降价。"而到了2002年,海信更是确立了自己的质量管理箴言,也就是海信人所称的"七条军规"。这些规定为海信在产品质量的管理上划定了底线,任何人一旦逾矩便会有十分严厉的后果。

关于海信的质量管控,有这么一个小插曲。据在海信工作了32年的高玉岭回忆,2015年之前有一家面板企业,以低成本为由来向海信推广他们制作的质量更低一点的屏幕,并宣称其他很多厂商都已采用这种低质产品。令这家企业没想到的是,海信不仅果断拒绝了这种不着调的建议,反而准备举报其他采用低质面板的厂商,结果吓得该面板企业灰溜溜的跑了。

海信因质量的严格管理屡屡获得质量相关的奖项。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8月28日举办的中国质量协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海信集团被评为全面质量管理"杰出推进单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获得"卓越企业家"称号。

产品质量被海信奉为头等大事,但光立下规矩口上说说可不够,靠什么来实现呢?周厚健很早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自己不搞研发,一味靠引进技术来发展,这样的企业没有追求,也走不长远。于是,海信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走技术路线,对于电视产品而言,显示技术莫过于是最核心的了。

从2005年研发出"信芯",到第一条液晶模组线,再到自主研发的ULED背光分区技术和超短焦激光电视,再到今年推出的叠屏电视和社交电视,海信在"技术立企"的路上越走越远。在现如今彩电市场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海信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研技术的创新,为市场提供更具科技感、更有品质化的产品。

对产品质量的坚守,让海信有了不降价的理由,而对技术创新的追求,让海信有了不降价的底气。调查发现,80英寸海信L5激光电视售价19999元,65英寸海信U8E超画质电视售价11999元,65英寸观星级叠屏电视售价17999元,55英寸社交电视旗舰版售价6499元。而有资料显示,2019上半年国内彩电市场均价已降至3000不到元,在这种情况下,海信电视均价仍然能保持4000元以上的水平,实属不易。

如今的彩电市场疲态尽显,但价格战仍在继续,这种无下限以低价换取销量的做法,对于彩电行业的正常发展毫无益处。若想让彩电市场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或许大部分企业应该学学海信,多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质量上,用真正的好产品去赢得市场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