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豆浆机>

九阳豆浆机浚县专卖店(丰县九阳豆浆机专卖店在哪里)

九阳豆浆机浚县专卖店(丰县九阳豆浆机专卖店在哪里)

更新时间:2022-04-15 12:33:27

村民跑起帷子舞庆祝新年。

汤阴 “古装大戏”跑帷子 舞出新年好愿景

□记者 郭凡 文/图

报马往来奔驰,锣鼓高亢激昂,阵势千变万化……1月28日(大年初一),汤阴县白营镇西隆化村东头的九阳关庙前人潮涌动,鼓乐齐鸣,村民们正忙碌着在这里上演一出“古装大戏”——跑帷子。作为一种有着2600多年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跑帷子这个汤阴的传统项目深受群众欢迎,每年春节,这里的村民都会用这种方式来寄托国泰民安的愿望、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一阵冲天声响中,两名开道者手提大筛锣鸣锣开道,伴着响亮的锣声,跑帷子活动拉开了序幕。随后,两名身跨骏马手挥令旗的“报马”往来奔驰,开拓场地。伴着锣鼓铿锵的节奏,帷子头带领72 名身披各色彩缎、手擎五彩帷子的帷子手奔腾着进入场地,依照阵图排列成各种阵势和图案。帷子手们踏着鼓点屈膝、微蹲,跟着节奏来回奔跑,帷子上的铜铃哗哗作响,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

跑帷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形于秦汉,盛于宋元明清,一直延续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由古代战争衍生出的中国传统民俗舞蹈。据传,齐桓公曾率兵在白营、胡营一带作战,卫女随军侍奉于帐前。卫女爱兵惜将,深受拥戴,但由于过度操劳,病逝于军中。齐桓公将卫女葬于此地,将士们以枪、戈、钺、斧等兵器挑起铠甲、衣衫作幡,祭祀卫女。由此衍生出来的跑帷子传承至今,已发展为更为广泛的乡民求神拜庙、欢庆节日的娱乐性活动。帷子舞与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阵式、道具、配乐等都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堪称“中原奇舞”。2008年,跑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汤阴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跑帷子第15代代表性传承人侯俊介绍,跑帷子队伍人员众多,最少的有150人,最多的达300人,阵式变换有一百余种,但很多阵式已经失传,传承下来的主要有太极阵、两仪阵、四象阵、河图阵等。表演一场需要80分钟,由太极阵、两仪阵等8个阵式串起,非常耗费体力。因此,表演时通常两人一组,轮流舞动帷子。

“跑帷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我们不能丢。”侯俊说,自从跑帷子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帷子队伍日渐壮大,人们练习得也更带劲了。跑帷子在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增强了村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每年节日期间舞动起来,不仅愉悦了群众的身心,更是寄托了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内黄舞狮表演精彩纷呈。

内黄 春节舞狮花样多 来年赶个好彩头

□记者 任贵伟 文/图

2月2日,内黄县大黄滩梅花拳舞狮队传承人王现锋一大早就带领舞狮队去林州某景区演出。“从年三十到初六,我们舞狮队就没有停过,这七天假期,我们舞狮队大约收入十几万元。”王现锋高兴地说。

“我们的舞狮队还上了央视的节目。”王现锋说,大年初三,CCTV-7春节系列节目《过年了-农民新春联欢会》,展示民俗文化表演。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频道主办的全国农民新春联欢会《过年了》以立足群众、贴近时代为原则,最大的特色是分别在我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个地区各选定一个极具特色的乡村拍摄录制,把欢乐送到农民的房前屋后。“节目里就有咱的舞狮队。”王现锋自豪地说,“春节前,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栏目组也拍了咱的舞狮队。”

王现锋介绍,舞狮队的演出都排到了农历二月初六。“腊月里演出不断,春节期间更是天天有演出。腊月三十,在滑县、浚县、长垣县演出,正月初一在安阳市区、山东菏泽演出。初二在山西演出。初三在北京、天津市区演出。初四去了邢台、邯郸。初五去了鹤壁、濮阳。今儿是初六在林州和魏县演出。”王现锋说,“别人在家过年,咱们到处演出,现在最低一天三场,最多的时候一天八场。在给大家带来欢笑的同时,我们也鼓起了腰包、锻炼了队伍。”

王现锋是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内黄县大黄滩舞狮队的传承人。大黄滩舞狮套路丰富多样,分为单人斗狮、单狮跳跃、仙狮脱背、双狮迎亲、品狮驼背、群狮闹春、雄狮甩尾、二狮让路等表演方式。由于舞狮人将武术与舞蹈融会贯通,表演时惟妙惟肖,令观众叹为观止。王现锋介绍,自己设计了一套钢丝架,把武术、舞狮和杂技相结合,增加表演难度,打造了一支集武术的刚劲、杂技的惊险、同时以锣鼓烘托气氛的创新舞狮表演。目前,内黄县大黄滩梅花拳舞狮队常年演出不断,一年不下七百场。已进入而立之年的王现锋说:“虽然演出比较累,远的地方两三点就得起床出发,但我喜欢舞狮,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要把我们内黄大黄滩舞狮这门技艺传扬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林州炫彩灯光令人陶醉。

林州 灯火点亮又一春 传统民俗绽新花

□记者 常秀明 文/图

2月2日,正值农历正月初六,林州市龙头山鲁班庙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这里正在举行鲁班文化节。春节期间,林州群众以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欢度春节。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红火火过大年。”在林州市合涧镇,路旁挂起大红灯笼,灯笼上写着“法制”“爱国”等宣传语,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日,在该市龙头山上,杂技、舞狮、豫剧,为正在举行的鲁班文化节增光添彩。鲁班是中华民族土木工匠的鼻祖,是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典范。更是被众多从事建筑业的林州建筑工人和企业奉为“祖师”。此次在正月初六举行的鲁班文化节就是为了秉承鲁班技艺、争做鲁班工匠传人、弘扬鲁班精神,扬建筑之文化,塑“建筑之乡”新辉煌。

各色各样的花灯营造出一个梦幻奇境。游客们呼朋引伴,徜徉其中,尽情享受着游园赏灯的乐趣。林州市洪谷山风景区为丰富群众春节文化生活,于1月25日至2月12日举办新春庙会,以“新春祈福”为主题,夜晚举办新春花灯展,以现代声、光、电科技艺术花灯营造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视觉震撼。庙会将依托洪谷山万佛塔、唐塔、谢公祠等古建筑,以“祈福”为核心,以新年花灯为亮点,将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充分融合,推出一系列年味浓郁的新年活动。此外,景区白天还举办舞龙舞狮、大鼓队、皮影戏、变脸吐火、斗鸡等民俗演艺活动,让传统佳节年味十足。

栩栩如生的老寿星、笑容可掬的财神爷、一个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在林州市姚村镇梅平生态园里,栩栩如生的灯光秀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大写的“福”字下,前来游玩的人们纷纷掏出手机合影留念。小朋友们徜徉在神话的世界里,流连忘返。据了解,该生态园举办此次灯光节除了欢庆春节、为市民提供游玩的项目外,也为了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让用新的科技手段承载、传递民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