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空调>

松下空调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为什么现在国产松下空调没有人卖)

松下空调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为什么现在国产松下空调没有人卖)

更新时间:2022-03-09 21:59:40

央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记者唐明 实习记者闫然)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松下在中国区域内的电视生产和制造业务正在悄然结束。据媒体报道,松下中国正式宣布,已经在2015年1月底终结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的各项业务。这个公司于1995年成立,从1996年开始生产显像管电视机至今已有19年之久。关闭它,意味着松下在中国区域内的电视生产和制造业务彻底结束。

不过对于这样的描述,松下相关工作人员并不认同。

松下:这一次只是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负责的超薄电视机生产业务在一月底终止。不是说全面终止,因为我们比如商用显示器业务,在中国还是有的。

一位松下内部员工告诉《天下公司》记者,松下的电视业务已经由原来的山东生产转向全国的贴牌加工。

松下进入中国,缘起于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次会谈。1978年,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资料显示,10月28日这天,邓小平一行冒着细雨乘车来到松下的大阪茨木电视机厂。在与松下会谈时,邓小平说:“今后我们要搞现代化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准备吸收外国的技术和资金。没有电子工业,现代化无法实现,因此我希望你们的电子工业到我们那去。”松下幸之助不假思索地答道:“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

那次会谈后,1979年6月松下幸之助访华。其间,松下与中国政府签订《技术协作第一号》协议,向上海灯泡厂提供黑白显像管成套设备。1987年,松下与北京市和电子部等下属的4家企业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是当时投资规模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

松下之后,东芝、日立、索尼等一批日本电子企业巨头登陆中国,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如日中天。

最近几年,随着国产家电的崛起,松下大有江河日下之势。松下在《天下公司》采访时表示,实在受不了国内的价格战了。

松下:国内的生产商或者品牌,在价格的竞争力上面,有一个绝对的优势。所以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终确定停止这一项业务的生产。

家电专家刘步尘认为,松下的衰落是全球性的,中国市场只是冰山一角。

刘步尘:日本家电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全球市场表现出战略退缩的状态。在中国市场表现的很明显,不仅仅是彩电,还有冰箱,空调,小家电等等在中国都处于战略退缩阶段。那么既然日本家电产品在中国没有了强大的市场能力,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这么大的生产能力,是不太现实的。

其实松下在中国已经开始转变了。2012年,津贺一宏担任松下总裁,大力裁减不景气的业务,将业务重点从消费电子产品转向家用电器、汽车电池、太阳能和照明设备等。

津贺一宏在演讲中透露,松下2018年将实现10兆日元的目标,其中成长期许最高的是住宅、汽车和面向行业的"B2B解决方案"业务。家电业务的占比会稀释到20%。

不过松下中国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松下并不会放弃家电。

松下中国:近两年,松下是有向B2B转型的趋势。但是家电是我们的DNA,毕竟这块是我们的心血嘛,只是说我们会继续拓展B2B业务。

而家电专家刘步尘猜测,松下可能会把精力放在新能源电池上。

刘步尘:日本家电退缩,一定程度是主动退缩。日本家电退缩了会转战别的方向,松下将来主要的产业做新能源电池。

据了解,松下已经向青岛市提供了拥堵判断软件和车辆感知系统,解决拥堵问题。松下的安防系统,也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机场应用。

就在松下电视业务亏损最为严重的这两年,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杀入电视机领域。

乐视网、小米科技先后推出自己品牌的电视产品,乐视网更是将电视的硬件价格砸到低价,对于电视机厂商带来巨大的利润压力。同时,鹏博士电视机预计将在今年2 月份发布。这将是第一个由网络运营商制造的电视机。当目前成熟的高清、大屏、智能和色彩技术已成标配的情况下,电视机竞争的实质是影音、游戏、教育这些内容和应用的竞争。

海信发布的《2014 年度智能电视白皮书》预计,三年内中国智能电视市场会全面爆发,用户数量将超过1亿,视频广告、付费点播、游戏和应用等智能增值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TCL调整业务结构,把服务板块的比重大幅提升,以适应该趋势。小米与银河互联网电视也达成了全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