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电饭锅都不是智能化的,所以,不要完全依靠其自带的温控元件,用户自身的操作经验会影响米饭质量。导致糊底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水量。如果是焖干饭而不是煮粥,水与生米配比不要超过1:1,否则易糊,当然,刚收割的当年新米含水量高,要适当少加水。而北方的夏末,都是风干的陈米,吸水量大,且夏季的自然水温高于冬季,焖饭过程中水分的蒸腾量略大,但焖饭所需时间因为外界环境温度高而变短,两者相抵,也不要过多加水。
其次,是锅的新旧。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刚刚买回来的新锅,“劲儿大”,水的蒸腾量大,熟的快,锅底更热,所以千万不要靠饭锅自己控制,如果沸腾后用户揭盖发现米饭上面仅剩少许浓稠的米汤时,要果断断电,尤其是夏季,靠锅体的余温就足够把米饭焖熟了。旧锅的加热盘老化,加上长期使用后的内胆变形、变薄,都会导致受热不均,焖饭期间需要转动几次内胆。
其它内行请继续补充,谢谢!
电饭锅在使用时有烧煮和保温的功能,当烧煮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控器就会调节,将烧煮状态调到保温状态,这时饭通过余温闷熟达到膨胀缩水,从而将饭煮熟. 如果温控器坏了,就不能很好地调节烧煮和保温,像你所说的情况,可能是电烧锅一直处于烧煮状态,这样连续的高温使水分耗尽,所以煮的饭老是糊的. 解决办法: 1修理--调换温控器 2在没有换温控器的情况下,可注意煮饭的时间,即当饭烧透(沸腾)约3分钟时,将按钮拨上(按钮--按下为煮/跳上为保温),这时煮饭就在保温状态(我家煮饭就是这样,一来可节约电能,二来不致使饭煮得太久,饭粘住锅底),同时也是让饭充分涨汤.过约5-8分钟后,再将按钮按下,煮约10分钟拨下插头.这样饭就不会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