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在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方面的研究备受推崇。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
1940年所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是对隋唐政治制度及其源流的探讨,也是经典作品。
1941年所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部作品进一步深化对唐代政治制度的分析和研究。
1953年著有《论再生缘》,这是关于唐代社会风俗和个人命运作品,虽然与佛教或西域研究没有直接关联,展现作者对中国古代理解和研究。
1、陈寅恪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